武昌区网站:http://www.whwz***/wuchang/
武昌始建于1800年前的战国时期,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现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武汉市城区东南部,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北至余家头罗家港与青山区毗邻;东、南与洪山区洪山乡、青菱乡交错接壤,西临长江。在全市七个中心城区中地域最大、人口最多,辖区面积82.4平方公里(含东湖水面3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0.34万,区辖14个街道,191个社区居委会。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1.82亿元、区级财政收入9.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区、市级经济强区等称号。
武昌交通发达。京广铁路、107国道、长江水道、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宜黄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命脉在武昌成米字形交汇,旅客运输在 1000公里 范围内基本实现“夕发朝至”,公路长途运输覆盖半径延伸至 1500公里 范围。区内三座大桥跨越长江,三条主干道由北向南贯通,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排水、堤防等市政配套设施完善。
武昌旅游资源丰富。背临长江,怀拥东湖,具有优越、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武汉6个 4A 级旅游景点中黄鹤楼、东湖、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等5个在武昌。还有农讲所、中山舰、长春观、宝通寺等一批旅游资源。近几年投入建设的大型绿化广场-洪山广场、首义广场和武昌江滩靓丽景观,为加快发展武昌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支撑。
武昌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区内有武船、武锅、武重、武车、湖北建筑机械厂等10多家在全国同行业中占一定地位的国有大型企业,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要制造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构成了以机械、电子、电力、电信、轻纺、化工、建材等为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近年来,地区工业在计算机软件、环保设备、机电一体、激光应用、新材料领域有了突破性发展。
武昌科教资源丰富。地区有武汉大学等13所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等48所省级以上科研院所,有“武大软件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4位“两院”院士、10万科教人员和大批高科技人才,每年都产生一大批科研成果,是仅次于北京海淀区的全国著名智力密集区。同时,武昌还是全省的基础教育大区和强区,有中小学135所,省级示范中小学12所,年年高考总体成绩,均居全市第一。近年来,武昌区依托地区科技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加大财政和社会资金对科技的投入,都市科技工业园、楼宇高科技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日益提高。
武昌商贸、金融业发达。区内中商广场、亚贸广场都是全国著名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国际零售巨头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也都纷纷抢滩武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保监局和20多家省、市级区域性银行均设在武昌。与此同时,20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和近千家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组织也落户武昌,构成了强大的融资和信贷能力,武昌的区域性总部经济特征明显,已经成为重要的金融商务中心。
历史人文
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方圆仅二、三里,“依山傍水、开势明远、凭墉藉险、高观枕流”,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武昌自古而今都是县、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历史上的古夏口城亦几经变迁。汉代设有沙羡(音夷)县,治涂口(今江夏区金口)。至晋武帝以后,沙羡县治移至夏口城,故武昌一度称为沙羡县。后来因辖区扩大又改称汝南县。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在夏口设置郢州,并在夏口城的基础上进行城垣的修葺和扩建,这就是古郢州城,至今遗址尚存。武昌在那时又称为郢城。齐梁时期,梁将曹景宗(后任郢州剌史)攻打郢城,在紫金山与小龟山北筑土石城堡,此堡北临沙湖,南距郢城约二里,后世称为“曹公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改郢州称鄂州,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州、县治所均设于城内。自此武昌又有鄂州、江夏县之称。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牛僧孺为武昌军节度使,改建鄂州城,原来的夯土结构改成甓砖结构。武昌城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建并基本定型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据《湖广图经志书》载,明代的武昌城,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为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垣。1927年武昌城开始拆除,保留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起义门一小段城墙,其余在1929年全部拆完。
武昌是文明古城。东湖之滨、珞珈山麓、黄鹤楼下,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题咏,挥毫作画,勒石碑铭,留下丹青画轴和千古绝唱,荆楚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
武昌是首义之地。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这里打响,近代中国进步的闸门从武昌开启。在新文化运动、开天辟地党初创、国内北伐战争和抗战初等时期,武昌曾成为革命中心。
自然地理
武昌的地形属于典型的残丘性河湖冲击平原。历史上,武昌山多水多,岗岭起伏,湖河交错,“外扼地理要冲,内依地势险阻”,为兵家必争之地。原武昌城内的山丘,民间有十三山之说。这十三山为:蛇山的5个山段黄鹄山,黄龙山,殷家山,高观山,棋盘山;炮架山,崇福山,凤凰山,胭脂山,一字山,硃石山,梅亭山,肖山。现武昌辖区北有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南有蛇山、洪山、珞珈山平行而立,另有花园山、胭脂山、梅亭山、肖山、双峰山等镶嵌在蛇山山脉的前后。武昌诸山之中尤以蛇山、洪山、珞珈山驰名于世。
武昌地处万里长江侧畔,又是千湖之省的腹地,得水独厚。近代沿江码头罗列,百舸争流,商贾云集,货达三江。现武昌除滨临长江外,辖区还有东湖、沙湖、水果湖以及南湖的部分水域。
武昌的气候特征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侯,由于隔江而踞,与汉阳、汉口略有差异,温差一般为1-2度。武昌的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分,雨热同季,夏热冬冷,无霜期较长。春秋短各约60天,冬夏长分别约为110天和135天。
武昌区网站:http://www.whwz***/wu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