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23 来源:武汉网whw.cc 作者:whw.cc 我要纠错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解鸿震 实习生薄云娜
武汉尝试垃圾分类多少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基本没能顺利推广下去。
不过这次,记者了解到的案例却有些特别:武昌徐东润园小区的居民,在一家环保公司“苦口婆心”的宣传推广下,已经习惯将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并坚持了半年,谁料到,恰恰在这时,半年前提倡垃圾分类的环保公司却坚持不下去了,闹得小区居民一时之间很不习惯。
好不容易推广开的垃圾分类项目,环保公司为何不做了?垃圾分类,离武汉居民的生活到底有多远?通过解剖“润园小区”样本,围绕垃圾分类多年的难题,似乎也有了答案。
居民遗憾:好好的垃圾分类停了
上周,家住武昌徐东润园小区的刘女士致电本报:从去年6月份开始,有一家公司在小区里推行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示范点,把可回收和不能回收的垃圾分开放在两个不同的袋子里。刚开始很多业主嫌麻烦不习惯,后来经过大学生志愿者经常性地上门宣传,小区居民都习惯垃圾分类了,不料,这个垃圾分类项目去年底突然停掉了。
“现在,武汉正在建两型社会,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垃圾分类也是一个好项目。”刘女士想请记者采访一下小区的垃圾分类为何停掉,还能否开展起来。
近日,记者来到徐东润园小区采访。一见面,刘女士就急着向记者介绍情况:“我们小区里以前进行垃圾分类,听说可以运到新洲,经过几个月,就能转化成有机肥。这种环保处理对环境有利,我一直都很支持垃圾分类。”
在润园小区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小区业主,其中有9人知道小区里垃圾分类的事。9人中有8人明确表示支持垃圾分类,大家纷纷表示:举手之劳,就能为环保做点贡献,何乐而不为?“去年6月份的时候,一到周末,就有大学生志愿者和环保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小区上门免费送垃圾分类专用的可降解的塑料袋,告诉小区居民怎么分类丢垃圾。开始还是有些费事,后来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了。”业主李先生回忆起那段时间,还蛮高兴,“后来,他们还给我们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业主,赠送盆栽鲜花,听说盆里的花,就是用垃圾分类处理后形成的堆肥来养的,我们都很高兴。”对这一说法,一些业主纷纷肯定,并对记者表示:办得好好的项目,去年底突然停了,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业主对推广垃圾分类的环保公司还很怀念,拿出了环保公司赠送的可降解垃圾袋。
环保公司坦言:垃圾量变大 项目蛮差钱
通过润园小区居民介绍,记者辗转联系上为润园居民提供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企业——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华丽环保位于光谷华师园北路,该公司负责润园垃圾分类项目的任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从德国巴斯夫公司引进了一套厨余垃圾科学解决方案,将厨余垃圾分类,送至专门堆肥厂,经过两三个月,发酵分解成有机肥,用作有机蔬菜的肥料。这种方案此前在德国、泰国等实施,效果不错。2012年6月,华丽环保与润园小区合作,推广这种厨余垃圾分类处理方案,并向小区居民免费提供由该公司生产的一种绿色生物降解塑料袋。
“推广之初,确实比较难,关键是很多业主弄不清如何分类。摸索中,我们请来华中科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经常上门免费送有编号的绿色塑料袋,等分拣垃圾发现分类不准确的,志愿者再通过编号找到相应居民,详细告诉他们怎么分类。”回忆当初工作之细、推广之难,任经理也不无感慨。
那这么好的项目,居民都习惯垃圾分类了,怎么就停了呢?
任经理解释,刚开始公司的堆肥厂总是“吃不饱”,后来小区的垃圾分类越来越规范,分类垃圾也就越来越多,运行5个月后,堆肥厂已加工出130吨堆肥,因负荷过重,不得不关闭。要解决问题必须扩建,扩建需要的大笔资金就成了“拦路虎”。
任经理透露,建设位于新洲的这个堆肥厂,公司已经投入30余万元。在项目运行中,每天将分类垃圾从润园小区送到新洲堆肥厂,要租用环卫部门的垃圾车,每趟费用就是700元,“直到暂停前,整个试点项目,我们共投入了四五十万元。现在公司认为这不是主业项目,不宜投入过大”。
垃圾分类出路何在:发掘垃圾价值 实现产业化
与“润园样本”类似,在调查小区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青山区“绿景苑”小区样本。绿景苑早在2005年就开始试行垃圾分类,成为武汉首个试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居民小区。不过,该小区的分类处理依靠的是开发商购买的一台有机废弃物生化处理机,随着年久失修无钱维护,绿景苑的垃圾分类也停摆了。
在垃圾分类处理上,润园小区和绿景苑小区都遭遇了“差钱”的难题。这个“钱”怎么解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华丽环保在实施润园项目时,已经有了“产业化运作”的理念。
“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垃圾车分类收集运输——堆肥厂加工——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有机蔬菜送到小区门口。”据任经理介绍,他们曾想实施类似一套完整而理想的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一则充分调动居民的分类热情,二来实现垃圾分类的良性循环。
来自武汉城管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市日产生活垃圾6000多吨,其中60%是厨余垃圾。而处理方式,以填埋或焚烧为主。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这些厨余垃圾能实现规模化回收,其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效益。
有关人士认为,再好的环保项目,也离不开利润增长点的发掘。目前,润园和绿景苑这两个小区面临垃圾分类停摆的尴尬,其实如果有关企业能实现规模化运营,找到可以维持生存的利润增长点,企业肯定还是有动力做下去。当前,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起步阶段,企业最急需的,是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
实际上,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领域,武汉也并不乏成功者。像武汉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就通过与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和各大超市合作,建立起有偿回收废弃电池的体系;而武汉嘉源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已从餐厨垃圾中提炼出生物柴油,利润基本保持在10%-15%。
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江城小区厨余垃圾分类遇阻的情况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武汉缺的是“将垃圾变成资源”的产业化“点睛之笔”。
他山之石
垃圾分类必经之途:立法和补贴
从全国来看,厨余垃圾分类,目前,已经在广州、上海、杭州等十余个城市试点。其中,广州试点经验相对较成熟。
广州市城管委一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从2011年4月1日开始实施,实施的模式是由城管部门牵头,环保公司参与,政府给予补贴。立法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而补贴则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成长。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推动垃圾分类都经历了严格立法这一步。比如日本有着全世界最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特别注意各类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德国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除了对垃圾进行最大限度的再利用,还尤其注重环保,并对违法企业施以重罚。
相关背景
江城垃圾分类历程
早在1996年前后,武汉市曾试行过垃圾分类,但由于环卫部门没有后期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市民了解不够,推行效果很不理想,于2001年取消。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后,2008年初,武汉市在青山区试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坚持至今。
标签:
币安app官网下载 虚拟手机号码 欧亿 欧交易所 笔趣阁App下载 手机app软件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