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概况

时间:2007-11-30  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作者: 我要纠错


邮政编码:430000,区号:027

[地理位置]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  —115 °05′ ,北纬29° 58′  —31°22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周边与湖北省黄冈鄂州、大冶、咸宁、嘉鱼、洪湖、仙桃、汉川、孝感、大悟、红安及麻城等市、县接壤。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具有得中独厚的优越位置,内与湖北省的荆州宜昌十堰、襄樊、孝感、黄石等城市相距300公里左右;中层与邻省的长江、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外层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相距1200公里左右。

[历史沿革]   武汉历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民们就在这水网之域繁衍生息,用石制器具拓现远古文明。位于黄陂区盘龙湖畔的盘龙城遗址筑于商代,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东汉末年,江北先后称曲阳县、沌阳县、汉津县、汉阳县(606年),江南先后称汝南县、江夏县(589年)。自汉以来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商贾辅辏。明代中期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汉阳龟山以南入江的汉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形成汉口新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立华中,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政府在汉阳门外白鳝庙下设“常关”,征收国内商货通过税。清咸丰七年(1857年),湖广总督官文又分设宗关(今汉口上茶庵)、汉关(今汉口上茶庵)等10个征税关卡。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汉口正式对外开埠。汉口对外开放后,湖广总督官文上奏清政府于1862年1月1日设立江汉关,并于次年正式征收关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江汉以北地置夏口厅,治所即今汉口。至此,汉口与汉阳城区、武昌城区统称“三镇”。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在汉施行洋务“新政”,兴办工厂和学校,编练新军,民族工业乘势得到发展,使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建立了湖北军政府,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926年12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927年元月,汉口、武昌合并为武汉市,划为京兆区。1938年,武汉集中了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精英,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武汉市正式建制。三镇合并建制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6月改为湖北省辖的省会城市,1984年5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划单列市。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8年10月,法国在武汉设立总领事馆。

[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     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廓。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江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地形属残丘性冲击平原,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19.2米—873.7米,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呈东西向的两列低矮山系与南北向的长江在市区形成垂直轴线。

气候   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水系   武汉境内的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江、倒水河、滠水河、举水河、金水河、府河、东荆河等,以城区为中心,以长江为主干构成的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态环境。长江由汉南区进入武汉市,自西南向东北流,到天兴洲又折向东南,在左岭附近又折向东北,在新洲区大埠出境,流程150.5公里。长江武汉段水量大,年平均7100亿立方米、汛期长、水位变化显著。河道比较平直,但有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约束,产生了天兴洲、白沙洲等淤积而成的沙洲。汉江从蔡甸区进入武汉市,在南岸咀注入长江,在武汉境内河道弯曲达22处。武汉临江傍水,水资源相当丰厚,江河湖泊众多,被称为“百湖之市”。水域面积达21.87万公顷,江(河)湖水面占全市总面积的25.6%,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较大的湖泊有梁子湖、涨渡湖、汤逊湖、东湖等,其中东湖水域面积为33平方公里,为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正常年景,地下水静储量128亿立方米,地表水714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藏量2万千瓦。水资源的总量大大超过了现有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总量。

土壤    武汉市土壤种类繁多,共有8个土类、17个亚类、56个土属、323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5%;其次为黄棕壤占24.8%,潮土占17.0%,红壤占11.2%;其他有石灰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共占1.5%。
植被    武汉市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的蕨类和种子植物有106科、607属、1066种,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类型。长江、汉江以南以樟树、楠竹、杉木、叶茶、油茶、女贞、柑橘为代表;长江、汉江以北以马尾松、水杉、梧桐、落羽松、栎、柿、栗等树种为主。

[行政建制]   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2006年辖江岸、江汉、桥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区。区下辖126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9个乡。全市群众自治组织3232个,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1200个,村民委员会2032个。全市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222.22平方公里。

[人口]    2006年末,武汉市共有常住人口875万人,户籍人口总数为818.84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422.72万人,女性396.12万人;农业人口299.76万人,非农业人口519.08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61‰,死亡率3.96‰,自然增长率3.65‰。

[语言文化]   武汉方言属北方话系统,但与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及中南地区的湖南、广西的方言更接近。就武汉方言内部而言,汉口话因汉口镇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而闻名,被称为“汉腔”。
武汉地处楚文化圈。楚文化是古代楚人在楚地创立的地域文化,内容包括青铜冶炼工艺、丝织工艺以及刺绣、文学、美术和乐舞等。楚文化属华夏文明的南支,是与黄河文化并向璀璨的长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影响较大的有汉剧、楚剧等地方剧种和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渔鼓等曲艺类目。

[风景名胜]   武汉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名闻天下的黄鹤楼,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江城明珠”东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都古刹”归元禅寺,内藏惟妙惟肖五百罗汉。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归元禅寺和东湖4大景区入选首批国家“4A”级景区(点)。目前,以黄鹤楼、东湖、归元寺、古琴台、晴川阁、木兰山等为代表的旅游景区(点)有30家。武汉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三国”“三峡”旅游线路的中转站。2006年末,全市旅游星级饭店119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22家,三星级52家。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45.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接待海外旅游者人天数107.35万人天,增长14.8%,全年实际旅游总收入266.22亿元,增长13.2%。

武汉首批AAAA级景区(点)---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境”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区,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精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 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武汉首批AAAA级景区(点)---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1953年筹建,1963年3月定为现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馆舍占地6.4公顷,现有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成列面积2400平方米。新建编钟成列馆已于1999年2月对外开放。湖北省博物馆是我过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成列馆。在近20万件藏品中,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武汉首批AAAA级景区(点)---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系佛教禅宗寺院,为清顺治15年(1658年)有白光法师在清朝汉阳寺人王氏蔡园旧址上兴建,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与宝通寺、莲溪寺、正觉寺合称武汉四大丛林。寺院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端、汉阳钟家村,占地46900平方米,殿舍200余间,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寺庙建筑、佛教经典、全身佛像洁白无暇的玉佛,历经“文革”浩劫而幸存完整,其中尤以罗汉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罗汉为该寺的重点特色之一。归元寺开山祖是白光、主峰两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禅”是“思维”、“静虑”、“弃恶”等意,禅宗是佛教大乘教与儒学相结合的派别之一。

武汉首批AAAA级景区(点)---东湖
东湖,位于武汉市之东。取其方位命名为东湖风景区,现为国家极风景区,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湖、汤湖、牛巢湖五个湖泊组成。它是一个自然湖,自然环境优越,在4.8万亩的水域中,生长着鱼类十八科六十七种,淡水鱼中以武昌鱼最为名贵。东湖主要游览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整个风景区面积八十八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范围七十三平方公里,约占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经过五十年的开发建设,东湖风景区已成为风光秀美、景文并茂的风景名胜区。一九九九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单位”,二零零一年一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名胜区。东湖四季皆可游览,素有“春兰、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誉。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植2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辐为近十年来的最好水平,按常住人口核算,人均GDP达29500元(折合3790美元)。
近几年,武汉市财政收入呈跨越式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不到200亿元到突破500亿元大关仅用了三年时间,平均每年增收超过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2003的不到100亿元到突破200亿元仅用了二年时间,平均每年增收超过50亿元。2006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达50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地方财政收入达231.85亿元,增长36.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8.60亿元,增长28.7%。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2006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植分别为115.91亿元、1194.00亿元和1280.0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5:46.1:49.4。与上年比,一产业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  2006年末武汉社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429.60万人,一、二、三产业分别为83.36万人、140.39万人和205.8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19.4%、32.7%和47.9%。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53.89万人,比上年增长3.6%。
投资结构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在总量稳定增长同时,结构继续优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0.7:29.5:69.8变为0.6:28.3:71.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与非过有单位投资比例为57:43,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投资方向和行业中,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三柱擎天,三大投资合并占全部投资比重达83.4%。其中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28.1%,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都市农业]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武汉市坚持以“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为主线,“三农”建设取得新的成绩,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91.21亿元,增产5.1%。农业增加植为116亿元,增长4.0%。加大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全市蔬菜保温设施栽培面积达50万亩,水产网箱养殖面积63万平方米,规范化畜牧业养殖小区85个,优越农产品板块基地64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5.5%。全市共有市级重点农业企业60家,省级24家,国家级3家,全年实际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近400亿元。

[现代工业]   “工业强市、项目兴市”是发展武汉市现代制造业的基本政策,目前全市工业已形成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光电子、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以及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六个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2006年,武汉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8.59亿元,增加植880.53亿元,分别增长22.7%和24.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近八成,汽车及机械装备业产值首次超过钢铁,改写我市多年来“一钢独大”的工业发展历史。
企业效益与规模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201.03点,比上年提高5.02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46%,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91.11亿元,增长23.1%。利税总额360.4亿元,增长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39户,比上年增加80户。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272户,比上年增加42户;年产值过10亿元的32户,年产值过100亿元的6户,比上年增加1户。

[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1325.29亿元,比上年增长幅度26.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97.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25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政策367.43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922.38亿元,增长29.1%。
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年末,人均道路面积9.9平方米。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684.84公里,比上年增长81.63%。公路路网密度113.78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民用航空航线118条,拥有公交线路242条,公交客车885辆,专线车4995辆,出租车12137辆。全市燃气用户达135.5万户、气化率93.07%,其中天然气用户58万户。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
城市更加靓丽。进行“两江四岸”综合整治、清水入湖计划、水生态试点城市建设,现已形成400多公里长江、汉江干堤绿色长廊。在“两江四岸”高层楼宇和景区、景观路、山水桥梁实施“亮化工程”,初步形成了具有江城风情和现代化城市气息的灯光环境格局。
山水园林特色彰显。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2.26%,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为37.8%,提高0.2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32平方米,增加0.1平方米。

[商贸金融]   武汉一直是长江中游的商贸金融中心,历史上流传着“货到汉口活”的说法。目前,全市拥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520家,有3家商业企业跻身全国连锁经营企业30强。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美国“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商业巨头均已进入武汉。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批发零售业1075.67亿元,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中部地区首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7位。
金融业健康平稳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及一批国有商业银行在武汉建立了区域性机构,日本瑞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10多家外国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在武汉设立了分行和办事机构。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合计存款余额4684.32亿元,比上年增加593.6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合计贷款余额3673.68亿元,比年初增加502.77亿元。

[交通邮电]    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的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推动了武汉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312.73亿吨公里,增长4.0%。其中铁路1017.00亿吨公里、 公路69.45亿吨公里、水运225.53亿吨公里、航空0.76亿吨公里。全年旅客周转量543.14亿人公里,增长6.7%。其中铁路410.00亿人公里、公路71.08亿人公里、航空62.06亿人公里。年末,全市拥有长途交换机9万路端、长途电路60多万条,是全国除北京外拥有长途电路最多的通信枢纽城市。全市中国网武汉节点出口带宽62.5G,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全市信息基础通信网建设规模达3.3万管孔公里。市话局用交换机容量235万门。2006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5.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403.45万户,增长5.8%;移动电话用户691.99万户.

[房产开发]    在国家新一轮房产新政背景下,武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增速有所减缓。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66.15亿元,增长22.9%,增幅比上年低4.8个百分点,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2个百分点。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大,投资得到加强。全年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14.11亿元,增长171.2%,占全市住宅开发投资总额的5.2%,比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当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2876.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完成土地开发投资53.76亿元,比上年增长92.6%;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73.55万 ,增长10.4%。

[环境保护]    2006年8月《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战略环评通过国家审查,是我国首个通过专家评审的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建立了国内首家ODS(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中心,于2006年6月30日前武汉市全面淘汰氟利昂和哈龙(Halon,一种消耗臭氧层的灭火剂物质)。被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授予“保护臭氧层示范市”。全年限期治理老污染源24项,排污口整治62项。创建噪声达标区累计20片,共146.21平方公里。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好于二级天数273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74.8%。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为85。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10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46毫克/立方米。全年烟尘排放量4.57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6.33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答辩率98.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1.1%。

[开放成果]  武汉是国家首批沿江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一直是外商投资中西部的热点地区和首选城市之一。武汉坚持“开放先导”战略,一大批枢纽性、功能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对外交流日益扩大、投资环境日益改善。2006年,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法国总统希拉克、缅甸联邦政府总理梭温先后到汉访问,外国友城已达14对,武汉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高。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额26.39亿美元,增长15.1%,实际利用外资20.01亿美元,增长15.0%。当年新批“三资”企业228个,累计达4961个。截至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69家在汉投资,另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在汉设立了办事处,其中地区性、区域性总部达到100余家。

[社会进步]   科技教育。武汉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2所普通高校、189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48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74.7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2.05万人。还拥有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1个、国家级生产力中心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3个。“武汉•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在光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型材料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81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733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2006年末,全市有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7个、艺术表演团体16个。当年成功与中央电视台联办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部之夜”晚会、《江城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其中《江城月-中华情》晚会在海内外取得巨大反响,中央电视台重播20多次,并在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文艺类最高奖项---“白金奖”。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事业机构2100个,卫生事业床位数38065张,卫生技术人员5.24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58人、医院病床3.6张。建立了市、区、街(乡)和社区(村)四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全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353.15人/10万人,儿童免疫接种率98.75%,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99.98%。
全市从事体育业余基础训练的运动员3072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360万人。2006年,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武汉市运动员共获得15枚金牌,其中世界级金牌7枚,国家级金牌8枚。

[人民生活]   2006年,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也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59.98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48元,增长9.4%。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18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580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8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28平方米。继续在中心城区和远城区推进“883行动计划”,在农村开展“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至年末,全市共建立了1028个社保服务站,94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3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果惠及500多万市民。全市有330个行政村开展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近2个百分点。
2006年,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单位22801家。比上年增长8.8%,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12835家。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3万人、91.2万人和196万人。全市10.5万户、25.95万人城市低保对象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年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71亿元。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武汉生活资讯

武汉图文信息
中建科工游湖公交综合体项目组织开展2024年质量月质量知识竞赛活动
中建科工游湖公交综合体项目组织开展2024年
武汉市硚口区2024年小学入学报名及学校服务范围
武汉市硚口区2024年小学入学报名及学校服务
2023年武汉暑期青少年体育夏令营 报名
2023年武汉暑期青少年体育夏令营 报名
2023暑假武汉中小学生免费游泳场馆!
2023暑假武汉中小学生免费游泳场馆!
蔡甸区花博汇景区
蔡甸区花博汇景区
武汉驾驶证考试攻略,各个科目怎么考,要考哪些内容
武汉驾驶证考试攻略,各个科目怎么考,要考
如何全额提取公积金(附提取方法)
如何全额提取公积金(附提取方法)
武汉市初中招生入学区域咨询电话一览表
武汉市初中招生入学区域咨询电话一览表
推荐信息

栏目更新

币安app官网下载 虚拟手机号码 高仿手錶 手机app软件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 2022 wh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09404号-6 公安备 42010502000112